新闻动态

城市老旧区域火灾应急处置:城中村出租屋与老旧小区应对策略

城市老旧区域火灾应急处置:城中村出租屋与老旧小区应对策略

城市老旧区域(含城中村出租屋、建成 30 年以上的老旧小区)因建筑规划滞后、消防设施老化、人员密度大,成为火灾高发区域。据应急管理部 2024 年城市火灾统计,城中村出租屋火灾年均发生约 8000 起,因 “握手楼密集、电气线路乱拉、消防通道堵塞”,火灾蔓延速度比普通小区快 3 倍;老旧小区火灾中,60% 源于电气故障(如老化线路短路)、30% 因楼道堆放杂物引发,且因电梯老旧、疏散楼梯狭窄,老人逃生难度极大。两类场景火灾应急处置需围绕 “控火防蔓延、安全疏散、减少伤亡” 核心目标,结合建筑特性与人员结构,制定差异化应对方案。

一、城中村出租屋火灾应急处置:破解 “密集建筑 + 复杂线路” 困境

城中村出租屋多为 “握手楼”“通天房”,建筑间距不足 1 米,屋内普遍存在 “一层多租、隔间密集” 现象,电气线路私拉乱接(如 “飞线” 给电动车充电)、易燃物堆积(如楼道堆放纸箱、杂物),火灾后易形成 “立体燃烧”,疏散通道极易被浓烟封锁。

(一)城中村出租屋火灾风险特性与初期处置

1. 典型火灾类型与风险点

  • 电气火灾(占比 50%,最高频):出租屋电气线路多为明线敷设,使用年限超 10 年,绝缘层老化破损(如被老鼠啃咬、长期受热熔化),易发生短路起火;“飞线” 充电(从楼上窗户拉电线给楼下电动车充电)、多台大功率电器(空调、电暖器、电磁炉)共用一个插座,导致线路过载发热,引燃周边衣物、纸箱。

    • 典型场景:某城中村出租屋,租户从 4 楼窗户拉 “飞线” 给电动车充电,夜间电线绝缘层短路,火花引燃电动车坐垫,火焰沿 “飞线” 蔓延至 4 楼阳台,引燃阳台堆放的纸箱,浓烟通过窗户进入室内,导致 3 名租户被困。

  • 燃气火灾(占比 30%,伤亡风险高):出租屋使用的液化气罐多为超期未检的 “黑罐”,减压阀老化、软管破裂易导致燃气泄漏;租户违规在卧室使用液化气灶做饭,明火靠近床铺、窗帘,易引发火灾;燃气泄漏后遇电气火花(如开灯、插拔插头),还会引发爆炸。

    • 典型场景:城中村租户在卧室使用液化气罐煮火锅,软管老化破裂导致燃气泄漏,租户开灯查看时,电火花引燃燃气,引发爆炸,卧室门窗被炸飞,火焰蔓延至相邻出租屋。

  • 易燃物堆积火灾(占比 20%,易扩大火势):出租屋楼道、楼梯间普遍堆放纸箱、旧家具、废弃电器等易燃物,部分租户在阳台、窗台晾晒衣物时,衣物靠近空调外机、灯具,高温或火花易引燃衣物,火势快速蔓延至楼道,封堵疏散通道。

2. 分场景初期处置方法

  • 电气火灾处置(核心:断电 + 阻断蔓延)

    • 快速断电:立即关闭出租屋总电源开关(通常位于门口配电箱),若 “飞线” 充电引发火灾,用干燥的木棍、竹竿挑断 “飞线”,禁止用手直接拉扯(防止触电);若插座、电器起火,用干粉灭火器(4kgABC 干粉)对准火焰根部喷射,或用湿棉被覆盖灭火,严禁用水泼浇带电设备。

    • 清理障碍:灭火后立即清理楼道、楼梯间的易燃物,确保疏散通道畅通;若火势引燃阳台衣物,快速将衣物扯下投入水中,或用灭火器压制,防止火焰通过阳台蔓延至其他楼层。

  • 燃气火灾处置(核心:关阀 + 防爆炸)

    • 关闭气源:若液化气罐起火,立即关闭阀门(戴湿毛巾或手套,防止手部烫伤),阀门关闭后火焰会自然熄灭,禁止用嘴吹灭或用水浇灭;若阀门无法关闭,用湿棉被、湿抹布覆盖液化气罐,隔绝空气,同时撤离至室外安全区域,拨打 119 报警。

    • 通风防爆:灭火后打开门窗通风(禁止使用排风扇、开灯,防止电火花),待燃气浓度降至无异味后,再检查泄漏原因;若发生燃气爆炸,先确认是否有人员受伤,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包扎,再组织灭火,避免二次爆炸。

  • 易燃物堆积火灾处置(核心:快速清理 + 控火)

    • 优先灭火:若楼道纸箱、旧家具起火,用干粉灭火器或水直接泼浇,重点压制火焰根部,防止火势蔓延至楼梯间;若阳台衣物起火,用竹竿将衣物挑离火源,或用灭火器喷射,避免衣物燃烧产生的火星引燃其他物品。

    • 疏散引导:灭火的同时呼喊 “着火了”,通知其他租户疏散,尤其提醒老人、儿童优先撤离;若楼道浓烟开始聚集,引导租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沿墙壁摸索前进,避免拥挤踩踏。

(二)人员疏散与被困自救技巧

  • 疏散关键要点:城中村出租屋 “握手楼” 密集,优先选择楼梯间疏散(禁止乘坐电梯),若楼梯间被浓烟封锁,选择屋顶平台疏散(相邻 “握手楼” 屋顶多可连通,可通过屋顶转移至安全建筑);疏散时携带手机、钥匙,禁止贪恋财物,撤离后在城中村外空旷区域集合,清点人数。

  • 被困自救方法:若被困室内,关闭门窗,用湿毛巾、湿纸巾堵塞门缝、窗缝,减少烟雾进入;在窗口悬挂鲜艳衣物(如红色外套)、打开手机闪光灯,持续呼救,吸引救援人员注意;若居住在 1-2 层,且窗外无障碍物(如电线、广告牌),可使用床单、窗帘打结制成简易逃生绳,缓慢下滑至地面,3 层及以上禁止跳楼。

二、老旧小区火灾应急处置:应对 “设施老化 + 老人集中” 难题

老旧小区普遍存在 “建筑年限长、消防设施缺、老人占比高” 问题,电气线路老化(如墙内线路腐蚀短路)、消防栓无水、疏散楼梯狭窄,火灾后老人因行动不便、应急意识薄弱,逃生难度大,需重点关注 “疏散帮扶” 与 “设施利用”。

(一)老旧小区火灾风险特性与初期处置

1. 典型火灾类型与风险点

  • 电气线路老化火灾(占比 60%):小区建筑多为上世纪 90 年代建成,墙内电气线路使用年限超 30 年,绝缘层老化、铜芯氧化,易发生短路起火;部分居民私拉乱接线路(如给电动车充电、加装空调),线路负荷超标,发热引燃墙内易燃物(如木质龙骨、保温材料),形成 “隐蔽火灾”,初期不易察觉。

    • 典型场景:老旧小区居民家中墙内线路短路,引燃墙内木质龙骨,初期仅能闻到焦糊味,待发现明火时,火势已蔓延至客厅,浓烟通过门缝扩散至楼道,导致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困卧室。

  • 楼道杂物火灾(占比 30%):老旧小区居民习惯在楼道、楼梯间堆放旧家具、纸箱、自行车等物品,部分居民在楼道给电动车充电(虽非 “飞线”,但电池老化易自燃),杂物或电动车起火后,快速封堵疏散楼梯,浓烟聚集在楼道内,老人因视力差、行动慢,易吸入浓烟中毒。

  • 消防设施失效火灾(占比 10%,处置难度大):老旧小区消防栓多为无水或水压不足,灭火器过期、压力不足,部分小区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占用,火灾后无法及时利用消防设施灭火,消防车难以进入,延误救援时机。

2. 分场景初期处置方法

  • 电气线路老化火灾处置(核心:控火 + 防隐蔽燃烧)

    • 切断电源:立即关闭家中总电源,若墙内线路起火,用干粉灭火器对准墙面起火部位喷射,或用湿毛巾、湿棉被覆盖墙面,压制火势,禁止盲目凿墙(防止火势扩大);若火势蔓延至家具,用灭火器或水泼浇灭火,重点保护卧室、厨房等有老人的区域。

    • 排查隐患:灭火后联系专业电工检查墙内线路,更换老化线路,禁止继续使用存在隐患的线路;若怀疑墙内仍有 “隐蔽火灾”(如墙面持续发热、有焦糊味),撤离至室外,等待消防人员使用热成像仪检测。

  • 楼道杂物火灾处置(核心:清理 + 快速疏散)

    • 优先清理:若楼道杂物起火,用干粉灭火器或水泼浇灭火,同时组织居民清理楼梯间的自行车、纸箱,确保疏散通道畅通;若电动车在楼道起火,用干粉灭火器喷射电池部位,或用沙子覆盖,防止电池 “热失控” 复燃。

    • 帮扶疏散:重点协助老人、残疾人撤离,安排年轻居民搀扶老人、背负行动不便者,沿楼梯间低姿前进;若楼道浓烟浓度高,引导老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待在未起火的房间内,关闭门窗,等待救援,禁止强行穿越浓烟。

  • 消防设施失效应对(核心:利用替代工具 + 外部求援)

    • 替代灭火:若消防栓无水,用桶装水、盆装水泼浇灭火,或使用居民家中的灭火器(若有)协同灭火;若消防车无法进入小区,引导消防人员通过小区后门、小巷进入,或使用消防水带从小区外消火栓取水,延伸至起火楼栋。

    • 提前预警:老旧小区可在楼道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(电池供电,无需接线),一旦检测到烟雾立即报警,给老人争取更多逃生时间;定期组织居民检查消防设施,发现失效及时向物业或社区反馈,督促整改。

(二)老人疏散与被困帮扶要点

  • 疏散帮扶策略:老旧小区火灾时,优先组织老人疏散,安排 “一对一” 帮扶(1 名年轻居民帮扶 1-2 名老人),帮扶时注意老人的脚步节奏,避免因走得过快导致摔倒;若老人使用轮椅,优先通过电梯疏散(仅在确认电梯安全、无浓烟时使用),或由多人协作抬轮椅走楼梯,避免轮椅卡住楼梯台阶。

  • 被困老人自救指导:若老人被困室内,保持冷静,不要奔跑、呼喊(减少氧气消耗与烟雾吸入)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坐在靠近窗户的位置,打开窗户(仅开一条缝隙),向窗外挥手、呼喊求救;若家中有电话,拨打 119 报警,清晰说明住址、楼层、被困人数及身体状况(如 “我是 XX 小区 3 楼居民,行动不便,被困卧室”)。

三、两类场景火灾事后应对与隐患整改

(一)事后共性处理

  • 责任认定与赔偿:配合消防部门出具《火灾事故认定书》,明确责任人(如违规 “飞线” 充电的租户、堆放杂物的居民),责任人需承担火灾损失赔偿(如相邻房屋修复费用、他人财产损失);若因物业未履行消防设施维护义务(如消防栓无水、消防通道被占),物业需承担相应责任。

  • 安全教育与演练:通过社区公告栏、微信群、入户宣传等方式,向居民普及火灾应急知识(如灭火器使用、疏散技巧);城中村与老旧小区每季度开展 1 次火灾应急演练,重点演练 “浓烟逃生”“老人帮扶”“初期灭火” 等场景,提升居民应急能力。

(二)差异化隐患整改

  • 城中村出租屋整改:社区联合城管、消防部门,清理楼道、阳台的易燃物,规范电动车充电(建设室外专用充电棚,配备充电桩与灭火器);严查超期未检的液化气罐,更换老化减压阀、软管;要求出租屋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、配备干粉灭火器,房东需定期检查房屋消防隐患。

  • 老旧小区整改:政府牵头对老旧小区进行 “消防改造”,更换老化电气线路、修复消防栓(确保水压充足)、增设灭火器;规划专用消防通道,安装隔离桩防止私家车占用;在小区内设置 “应急物资存放点”,存放担架、应急手电筒、湿毛巾等,方便火灾时使用;针对老人集中的楼栋,加装应急呼叫系统,老人被困时可一键呼救。

城市老旧区域火灾应急处置的核心在于 “提前预防、快速响应、重点帮扶”。城中村需破解 “密集建筑与复杂线路” 的风险,老旧小区需解决 “设施老化与老人疏散” 的难题;日常需加强隐患排查与居民教育,火灾发生时明确分工、科学应对,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,守护城市老旧区域居民的生命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