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城市社区民生区域火灾应急处置:社区菜市场与小型便利店集群应对策略

62. 城市社区民生区域火灾应急处置:社区菜市场与小型便利店集群应对策略

社区菜市场与小型便利店集群,是城市居民采购生鲜、日用品的核心民生区域,分别具有 “摊位密集、货物易燃、人流瞬时集中”“空间紧凑、电气设备多、便民服务功能复合” 的特点。据应急管理部 2024 年社区火灾统计数据,社区菜市场火灾因 “摊位易燃物堆积、燃气使用不规范”,年均占社区火灾总数的 18%;小型便利店集群因 “多店连排经营、线路私拉乱接”,火灾蔓延至相邻店铺的概率是独立便利店的 2.3 倍。两类区域火灾应急处置需围绕 “保民生供应、控火势蔓延、护人员安全” 核心目标,结合社区场景特性制定差异化方案,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。

一、社区菜市场火灾应急处置:破解 “摊位密集 + 易燃物多” 困境

社区菜市场多位于居民区核心地段,面积 500-2000㎡,包含生鲜摊位(蔬菜、肉类、水产)、熟食摊位、干货摊位等,摊位间距常不足 1.5 米,货物以纸质包装、塑料筐、木质货架等易燃物为主,且熟食摊位普遍使用液化气罐、电炸炉等设备,火灾易因 “燃气泄漏、电气故障、易燃物自燃” 引发,处置需重点解决 “快速分隔摊位、疏散采购人群、防止火势串烧” 三大难题。

(一)社区菜市场火灾风险特性与典型场景

1. 核心风险点

  • 熟食摊位燃气火灾(占比 40%,伤亡风险高):熟食摊位使用的液化气罐多为简易摆放(无固定支架),减压阀老化、软管破裂易导致燃气泄漏;部分摊主违规在摊位内使用液化气罐油炸食品,明火靠近塑料包装、纸巾等易燃物,易引发火灾;燃气泄漏后遇电气火花(如开灯、插拔电炸炉插头),还会引发小型爆炸,火焰快速蔓延至相邻摊位。

    • 典型场景:某社区菜市场熟食摊位,液化气罐软管老化破裂导致燃气泄漏,摊主未察觉,开启电炸炉时产生的电火花引燃燃气,引发小型爆炸,摊位顶棚(塑料材质)被烧毁,火焰蔓延至隔壁蔬菜摊位,引燃堆积的纸质包装,浓烟导致市场内能见度不足 1 米。

  • 生鲜 / 干货摊位易燃物火灾(占比 35%,易扩散):蔬菜、水果摊位的纸质包装盒、塑料筐堆积在摊位下方,遇电气火花(如电子秤线路短路)或烟头易引燃;干货摊位(如粮油、坚果)的麻袋包装、木质货架,长期处于潮湿环境(水产摊位水汽扩散),易受潮发霉,遇高温(如灯具长时间照射)引发自燃;摊位之间的遮阳棚(化纤材质)连接紧密,一处起火易 “串烧” 整个市场。

  • 人流集中风险(占比 25%,疏散难):菜市场早高峰(6:00-9:00)采购人群密集(多为老人、家庭主妇),火灾后人群因争抢物品、寻找出口易发生拥挤踩踏;部分菜市场通道狭窄(宽度不足 2 米),且堆放货物、自行车,进一步阻碍疏散;老人行动缓慢、应急意识薄弱,易在烟雾中迷失方向,增加被困风险。

(二)社区菜市场火灾分阶段应急处置

1. 初期火灾处置(火势局限于单个摊位)

  • 熟食摊位燃气火灾处置(核心:关阀 + 隔火)

    1. 切断气源:立即关闭液化气罐阀门(若火势较小,用湿毛巾包裹手部操作,防止烫伤),阀门关闭后火焰会自然熄灭,禁止用嘴吹灭或用水浇灭;若阀门无法关闭,用湿棉被覆盖液化气罐,隔绝空气灭火,同时将罐转移至市场外空旷区域(远离火源)。

    1. 分隔摊位:使用菜市场备用的防火隔板(耐高温≥800℃,存放于市场管理处),在起火摊位与相邻摊位之间搭建隔离带,防止火焰通过遮阳棚、货物蔓延;若遮阳棚起火,用剪刀剪断起火区域的棚布连接绳,让燃烧的棚布掉落至地面,再用灭火器扑灭。

    1. 疏散引导:市场管理员通过广播(或手持扩音器)呼喊 “摊位起火,请大家有序向出口撤离,不要携带物品”,组织工作人员在通道口引导,优先协助老人、儿童向市场主出口撤离,避免在摊位之间穿梭。

  • 生鲜 / 干货摊位易燃物火灾处置(核心:清货 + 控火)

    1. 清理易燃物:快速移除起火摊位周边的纸质包装、塑料筐、麻袋等易燃物,将未燃烧的货物转移至市场外安全区域(如停车场),减少燃烧物总量;若木质货架起火,用喷雾水枪(或浇湿的毛巾)冷却货架,防止火势蔓延至上层货物。

    1. 精准灭火:使用 4kgABC 干粉灭火器(菜市场每 5 个摊位配备 1 具,放置在通道显眼处)对准火焰根部喷射,纸质、塑料火灾可直接用水泼浇(避开电子秤、收款机等电气设备);干货摊位麻袋起火,用干粉灭火器或干沙覆盖,避免火星飞溅引燃其他麻袋。

2. 火势蔓延处置(多摊位起火或烟雾弥漫)

  • 分区控火:消防人员到场后,使用泡沫消防车或干粉消防车,沿市场通道划分灭火区域,每组负责 3-5 个摊位,重点压制熟食摊位燃气火、干货摊位阴燃火;同时开启市场顶部排烟天窗(若有),使用移动排烟机在市场入口、出口处形成 “双向排烟”,降低烟雾浓度。

  • 人员搜救:组织搜救组(每组 2 人,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),重点排查摊位下方、通道角落、卫生间等易有老人被困的区域;对被困人员,用应急担架转移至市场外,转移时沿通道墙壁行走,避免碰撞摊位与货物;若市场内烟雾过浓,引导未疏散人员进入相邻未起火的店铺,关闭门窗等待救援。

  • 民生保障:火灾扑灭后,优先清理未受损的生鲜、日用品摊位,协助摊主转移货物至临时售卖点(如市场外空地),保障居民基本采购需求;对受损严重的摊位,协调社区提供临时摊位,减少火灾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。

(三)社区菜市场人员疏散要点

  • 疏散路线选择:采购人员优先沿市场主通道向出口撤离,撤离时避开起火摊位与堆放货物的区域;老人、儿童需由家人或工作人员搀扶,禁止在通道内停留、弯腰捡拾物品;若主出口被烟雾封锁,通过市场侧门、后门撤离,或进入相邻居民楼的一层商铺,再从商铺出口转移至室外。

  • 特殊情况应对:若人员被困在摊位之间,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向通道移动,同时呼喊求救;若被货物绊倒,尽快起身或侧卧在通道边缘,避免被拥挤人群踩踏;疏散后在市场外集合点清点人数,重点确认老人、儿童是否全部撤离。

二、小型便利店集群火灾应急处置:应对 “多店连排 + 设备密集” 风险

小型便利店集群多位于社区沿街商铺,通常 3-10 家便利店连排经营,单店面积 20-50㎡,经营品类涵盖零食、饮料、日用品、速食等,店内电气设备密集(冰柜、微波炉、收银机),且多存在 “线路私拉乱接、货物堆积过多” 问题,火灾易因 “电气故障、速食加热失控、易燃物燃烧” 引发,处置需重点解决 “阻断店铺串烧、快速转移货品、疏散消费人群” 问题。

(一)小型便利店集群火灾风险特性与典型场景

1. 核心风险点

  • 电气设备火灾(占比 50%,最高频):便利店冰柜(24 小时运行)压缩机线路老化,散热不良导致过热起火,引燃周边的零食包装(塑料、纸质);微波炉加热速食时,包装(如塑料袋、锡纸)未移除,导致加热管碳化起火;多店连排经营时,店铺之间私拉电线(共用一个配电箱),线路过载短路,火花通过隔墙缝隙蔓延至相邻店铺。

    • 典型场景:某社区沿街便利店集群,中间店铺的冰柜压缩机线路短路起火,引燃货架上的薯片包装,火焰通过店铺顶部的通风管道蔓延至左右两家便利店,三家店铺同时起火,浓烟扩散至街道,导致 2 名顾客被困在中间店铺,无法撤离。

  • 速食与易燃物火灾(占比 30%,易扩大):便利店速食区的关东煮机、烤肠机,汤汁溢出后未及时清理,高温下碳化引燃设备周边的纸巾、包装袋;货架上的零食、日用品多为塑料、纸质包装,密集堆放(超过货架承重),遇明火后快速燃烧,且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(如氯化氢)易导致人员中毒。

  • 连排扩散风险(占比 20%,处置难):便利店集群多为砖混结构,隔墙为轻质材料(如石膏板),防火性能差,一处起火 10 分钟内即可蔓延至相邻店铺;部分店铺为扩大经营面积,拆除隔墙,形成 “连通式” 经营,进一步加速火势扩散;店铺门口堆放的货物(如饮料箱、纸箱),还会封堵疏散通道,阻碍人员逃生。

(二)小型便利店集群火灾分阶段应急处置

1. 初期火灾处置(火势局限于单家店铺)

  • 电气设备火灾处置(核心:断电 + 隔店)

    1. 紧急断电:立即关闭起火店铺的总电源(位于收银台下方或门口配电箱),拔掉冰柜、微波炉等设备的电源插头;若线路起火,用绝缘剪刀剪断受损线路,禁止用手直接触碰,防止触电;多店连排时,同时关闭相邻店铺的电源,避免火势通过线路蔓延。

    1. 精准灭火:使用 2kgABC 干粉灭火器(便利店每店配备 1 具,放置在收银台旁)对准设备起火部位喷射,冰柜压缩机起火重点冷却外壳,微波炉起火重点压制加热管区域;若火势引燃货架货物,用灭火器沿货架分层喷射,先扑灭上层货物,再处理下层,避免货物坍塌掩埋火源。

    1. 分隔店铺:用防火毯或湿棉被覆盖在起火店铺与相邻店铺的隔墙缝隙、门口,阻断火焰与烟雾扩散;若店铺之间有连通门,立即关闭并封堵门缝,防止 “串烧”;组织人员将相邻店铺门口的货物转移至街道安全区域,清理疏散通道。

  • 速食与易燃物火灾处置(核心:清货 + 控火)

    1. 停止加热:立即关闭关东煮机、烤肠机的电源,移除设备内的食材与汤汁,用湿抹布覆盖设备表面,冷却降温;若设备起火,用干粉灭火器喷射,禁止用水泼浇(防止设备短路加剧)。

    1. 清理货物:快速移除起火区域的零食、日用品包装,将未燃烧的货物转移至店铺外;若纸质、塑料包装大面积起火,用灭火器或水泼浇灭火,重点保护收银台(现金、设备集中区)与冰柜(生鲜食品存储区),减少财产损失。

2. 火势蔓延处置(多店起火或烟雾弥漫)

  • 火势控制:消防人员使用干粉消防车或泡沫消防车,从集群两端向中间推进灭火,重点压制店铺隔墙、通风管道等火势扩散通道;对已连通的店铺,使用破拆工具分隔区域,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;同时冷却店铺顶棚与墙体,防止结构坍塌砸伤人员。

  • 人员疏散与搜救:市场管理员或社区工作人员引导集群内的顾客、店员向街道空旷区域撤离,撤离时禁止携带个人物品,避免延误时间;搜救组重点排查店铺货架后方、卫生间、储物间等易有人员被困的区域,对被困人员,用应急担架转移至安全区域,转移时注意避开燃烧的货物与掉落的货架。

  • 燃气与危险源管控:若便利店使用液化气罐(如制作速食),立即将未起火的气瓶转移至街道外安全区域,用湿毛巾覆盖降温;对燃烧的气瓶,待火势扑灭后检查是否破损,破损气瓶需由专业人员处理,禁止重新使用。

(三)小型便利店集群人员疏散要点

  • 疏散路线选择:顾客与店员优先从店铺正门向街道撤离,撤离时沿街道两侧行走,避免在店铺门口拥挤;若正门被烟雾封锁,通过店铺后门(若有)或窗户撤离(1-2 层可使用床单打结制成简易逃生绳),3 层及以上禁止跳楼;撤离后在街道远离火源的一侧集合,清点人数,确认无人员被困。

  • 特殊情况应对:若人员被困在店铺货架之间,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向门口移动,同时敲击货架或呼喊求救;若烟雾浓度高,躲在货架后方或卫生间等小空间,关闭门窗,用湿毛巾堵塞门缝,在窗口悬挂鲜艳衣物吸引救援人员注意;对受伤人员,撤离后立即联系社区医疗点进行急救,重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。

三、两类社区民生区域火灾协同防控与事后应对

(一)多部门协同防控重点

  • 社区与市场管理方:社区菜市场需每日检查熟食摊位燃气设备(减压阀、软管),每周清理摊位易燃物,每月组织摊主开展消防培训;小型便利店集群需规范电气线路,禁止私拉乱接,每店配备灭火器与应急照明,社区定期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检查,对违规店铺责令整改。

  • 消防与市场监管部门:消防部门定期对两类区域开展消防演练,重点培训 “初期灭火技巧”“人员疏散引导”;市场监管部门监督菜市场熟食摊位卫生与燃气使用合规性,检查便利店食品存储与设备安全,确保民生区域运营规范。

  • 居民与商户协同:社区通过公告栏、微信群普及火灾应急知识,鼓励居民参与消防演练;菜市场摊主、便利店店员组成 “志愿消防小组”,配备简易灭火工具,负责日常隐患排查与初期火灾处置,提升社区自防自救能力。

(二)事后整改与民生保障

  • 隐患排查与整改:火灾后对社区菜市场的摊位布局重新规划,拓宽通道(宽度≥2 米),规范熟食摊位燃气设备安装(配备固定支架与泄漏报警器);对小型便利店集群,更换老化电气线路,修复或重建防火隔墙,禁止连通经营,清理店铺门口货物堆积。

  • 民生供应恢复:社区菜市场优先恢复未受损的生鲜、日用品摊位,协调周边大型超市调配物资,在市场外设置临时售卖点,保障居民基本采购需求;小型便利店集群受损店铺,社区协助联系临时经营场所,或引导居民通过线上平台采购,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。

  • 安全教育强化:通过社区讲座、现场演示等方式,向居民与商户普及两类区域火灾风险(如 “菜市场勿在摊位吸烟”“便利店勿私拉电线”);定期组织 “社区消防日” 活动,让居民实操演练灭火器使用与疏散技巧,提升应急意识与能力。

城市社区菜市场与小型便利店集群火灾应急处置的核心在于 “适配社区场景、聚焦民生需求、快速协同应对”。日常需加强区域风险防控与商户培训,火灾发生时结合场景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,联动多部门精准处置,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与民生损失,保障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稳定有序。